育兒小常識
黃瑽寧:為什麼半夜容易咳嗽?
黃瑽寧:為什麼半夜容易咳嗽?如果你帶有咳嗽症狀的孩子去看醫生,肯定會被問到一句話:「是白天比較咳,還是晚上比較咳?」這個問題很重要,是因為如果夜咳得厲害,常常是過敏性氣管炎(也就是氣喘)的特徵之一。夜間咳嗽真的很令家長困擾,除了會咳醒而影響睡眠之外,嚴重時還可能咳到吐滿床,把全家搞得雞飛狗跳。更...
2025-10-16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九個實用小方法
很多研究已經表明,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童年時代,把孩子當做大人一樣,不停地和他聊天、探討甚至爭論,那麽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將比那些跟隨著“沈默是金”的父母一起成長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辭彙量,和更清晰、多樣的表達方式。那麽,父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
2025-10-15
母乳哺餵好處多 減少寶寶過敏、感染機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母乳哺餵好處多多,不僅能降低寶寶腸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的危險機會,還可以減少高危險群的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減少過敏,國健署呼籲,家人及社會應共同重視寶寶的成長發育,並支持母乳哺育。母嬰同室者母乳哺育率高出5倍依據國健署縣市母乳哺育率調查計畫資料顯示,國內...
2025-10-15
三原則,預防寶寶過敏
現在小兒科門診的小病人,幾乎一半都有過敏體質。為什麼以前過敏的人沒那麼多,現在孩子卻動不動就過敏呢?目前有幾個可能的原因:一、家族遺傳:目前看來,似乎母親過敏比父親過敏還容易遺傳到孩子身上!有些人認為胎兒還在子宮的時候,就已經受到媽媽過敏的環境影響。另一個說法是,重要的過敏基因可能存在於粒線體(...
2025-10-08
教養.從小開始
三歲定終生‧打下好基礎說起「三歲定終生」,並不只是中國古人的想法,游玉燕指出,「從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艾瑞克森所提出的『人格終生發展論』可得到驗證」,艾瑞克森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8個階段,分別是嬰兒期(0歲~1歲)、兒童期(2歲~3歲)、學齡初期(4歲~6歲)、學齡期(7歲~11歲)、青春期(12歲~...
2025-10-08
黃瑽寧:「擁抱」是提供安撫的最好方法
【請問黃瑽寧Q&A:生活問題篇】減輕孩子的焦慮感,除了轉移注意力以外,應該要多跟孩子互動,若是心病,當用心藥醫!藉由粉絲提問的Q&A,提供不同育兒知識,讓父母多方參考取用,成為生活中的幫助!提問-練習分房睡Q:兒子兩歲兩個月,自一年前便漸進練習分房就寢,一年下來仍每天平均哭醒四到六次要找爸媽,...
2025-09-24
愈爬愈聰明!寶寶學爬行,媽咪必知四大重點
2022-01-22.寶寶成長職能治療師俗話說「七坐八爬九長牙」,寶寶在一歲前的發展,是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最關心的;到底寶寶幾個月開始會開始自己「爬爬造」?爬行的好處竟然有這麼多?沒有爬夠,會影響日後的發展嗎?如何幫孩子打造一個安心的爬行環境?寶寶什麼時候會開始爬行?媽咪開始發現寶寶有想要爬的動作的時候,不...
2025-09-24
孩子3歲前,父母陪伴一起做7件事,促進多元能力發展
3歲後,大腦已發育將近80%、漸漸定型了。在3歲前,如果父母能為孩子打下學習的基礎,陪著孩子一起進行7大練習與學習活動,除了可增進親子關係外,更能促進孩子多元能力的發展。俗話說:「3歲定終身」、「3歲定性」、「3歲看80」,在未接觸孩子之前,會覺得這些話語都有些誇大,但隨著與孩子相處的經驗變多,逐漸覺得這...
2025-09-12
吃對6種食物,幫助孩子大腦開機
吃對6種食物,幫助孩子大腦開機其實現在孩子很多有發呆恍神問題,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振精神,學習更加倍呢?除了運動,飲食調整是很重要的方法,快來看看你讓孩子吃對了沒:1、吃「有嚼勁的食物」可以幫助大腦開機:讓孩子多吃需要咀嚼的食物,例如果乾、貝果、燕麥棒、芭樂。根據研究,這一類需要咀嚼的食物...
2025-09-01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親子天下與你分享孩子情緒行為問題處理3大技巧
情緒失控是孩子們成長必經之路,不要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而是引導孩子面對情緒。為什麼孩子容易情緒失控?四點原因解析孩子情緒失控原因1:語言能力還未發展成熟當寶寶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或不開心時,就只能透過憤怒的表情,或者摔東西、抓人、咬人等肢體行為來表示自己的憤怒。孩子情緒失控原因2:情緒控制...
2025-09-01
你的孩子幾歲開始上學呢?幼兒分離焦慮處理不一樣
分離焦慮是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歷的狀態,但是如何處理和面對會隨著孩子的年齡、與爸媽分開時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以及爸媽在家中對待孩子的態度有所不同。國外的雙薪家庭工作狀況與國內些微的不同也影響爸媽將孩子送去上課時所作出的決定以及態度。更進一步去思考,還有國內各種不同的托兒所在制度和經營理念的不同也造成差...
2025-08-27
感覺統合與嬰幼兒
感覺統合是一連串的神經處理過程。大腦在接受外界的感覺刺激之後,經過註冊整理.組織之後,促使身體對這環境做出適應性的行為。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不只會影響孩子的動作知覺.認知的發展,也與孩子的親子關係社交技巧.自我概念及早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密切的相關。1-2歲孩子感覺統合的發展ㄧ歲的孩子此時的孩子正開始學習...
2025-08-27
孩子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
炎炎夏日,家長、老師總是督促著孩子要喝水,讓本來就不愛喝水的孩子,被催到更討厭喝水,幼兒園的小朋友可能因為老師一句”喝完水才能回家唷!”,而冬天一到,孩子卻常沒喝完水壺的水,就帶了回家。每天早上就很焦慮,請家長不要裝太多水,搞得家長也苦惱,到底孩子一天正確該喝多少水呀?喝太少水或喝太多...
2025-08-21
孩子哭了就要抱嗎?
擁抱能減低適應焦慮許多研究顯示,母親擁抱初生嬰兒,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第一步。嬰兒從母親的子宮初到人世,新的環境、新的生存條件,難免有不適的無助之感。把他擁入懷裏,讓他體驗溫暖的肌膚接觸,聆聽熟悉的心臟跳動,自然能減低他適應新世界的焦慮,感受到親人對他的歡迎。等他漸漸長大,就會用各種方式傳達需要...
2025-08-14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高熱量低營養的過度飲食內容及缺乏運動的靜態生活,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良好的飲食習慣,能使孩子攝取充足、均衡的營養。父母以身作則,陪伴孩子養成健康生活型態,透過聰明吃、快樂動,教導孩子學習選擇健康飲食,養成動態生活習慣,可以為國家未來主人翁預約一個健康的未來。【養成嬰幼兒良好飲食習慣】1.用餐有一...
2025-08-06
什麼是讓孩子最快樂的事?
什麼是讓孩子最快樂的事?出處│《親子天下》28期作者│李岳霞新玩具?新衣服?新電玩遊戲?購物?多數父母都致力提供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物質生活,但這麼做,是否真能讓孩子快樂?英國研究發現:令孩子最快樂的事其實是和其他孩子一起在戶外玩耍。負責製作英國BBC紀錄片《我們時代的孩子》(ChildofOurTime)的研究團隊,長...
2025-08-06
孩子犯錯別急著罵,講這3句話就足夠
分類:家庭與親子,教養新觀念,最新文章/作者:天才領袖團很多孩子犯了錯以後,不肯認錯、不願意反省,這可能跟我們教錯了有關。要孩子學反省,我們要這麼說:1、遷怒的話不要說,要就事論事的說例如一個孩子文具常常掉,父母不能跟他說「你東忘西忘的像個學生嗎?你上次也是掉水壼,你還要掉多少東西?怎麼都那麼不珍惜...
2025-08-01
專注力像肌肉一樣需要鍛鍊
信誼好好育兒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教授專注與自我控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在節奏快速繁忙的世界裡,有太多事情需要記住、處理和跟上腳步。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及練習這些技能呢?專注力可以透過策略和練習增強專注指的是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包括保持警覺並專注於特定任務的能...
2025-08-01
哺餵母乳的好處
母乳是大自然專為人類寶寶所設計,提供寶寶成長過程中所有需要的營養素,哺餵母乳不是只有單純【餵食母乳】而已,由於乳房與人工奶嘴在結構上的差異,直接以乳房哺乳及奶瓶餵食在餵食姿勢上的不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哺乳這個行為,對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心智乃至於人格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除了對寶寶的影響外,對授...
2025-07-16
如何讓寶寶愛上學
上學哭泣的3種類型弘光科技大學附設幼兒園園長康素杏表示,在她服務幼兒園十多年的時間內,看過各式各樣新生上學哭泣的狀況,大概可以分成下類三種類型:偶像劇型此類型是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小孩,突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就算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舒適的環境,但跟主要照顧者的分離會讓他害怕跟焦慮,抱著父母不願意分...
2025-07-16